1、香港澳門居民可以自由參加內地社保
自2020年1月1日起,在內地就業、居住和就讀的香港澳門居民將擁有社保卡,在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方面和內地居民一樣享受同等權益。
同時政策規定,香港籍居民達到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按照規定延長繳費或者補繳,這個政策可讓香港澳門等居民享受內地的退休保障,補充了先前的政策缺口。這對于在內地讀書、工作、居住的香港澳門居民,都可以靈活繳納社保和醫保,與內地居民一樣享受社會保障的權益。
2、香港澳門子女與內地學生同樣的教育安排
過往香港澳門居民子女因為不同的政策及戶籍問題,是不能入讀內地的公立學校,若想要在內地讀書就只能選擇私立學校,并且也無法參加內地的中考和高考等升學考試。
隨著最新規定落地,在大灣區工作的香港居民,根據所在城市細則出臺,其子女往后可以順利入讀內地的公立學校,享受與內地學生一樣的教育資源。
3、65歲享受長者生活津貼
根據香港政府推行的《廣東計劃》和《福建計劃》,香港永居身份的老人在廣東和福建這兩個省養老,可享受香港政府發放的長者生活津貼。
符合要求即可申請每月2675元與3585元兩檔的生活津貼,另70歲及以上申請人還可以額外領取1385元/月的高齡津貼。也就是說,在70歲時每月可領內地退休金+ 2675 / 3585港元的香港生活津貼+ 1385港元的香港高齡津貼。想起都爽YY…
4、香港澳門居民在大灣區購買房產更加簡便
過往,香港澳門居民想在大灣區的9座城市或其他內地城市買房,需要滿足一定的前提條件。例如在內地居住、學習或者工作一定年限,還需要有社保記錄、納稅記錄等,可以說是相對麻煩。現在,大灣區購房政策已經松綁,減少一定的限制,可以說港澳居民是不限購、不限貸!!
香港政府推出了“惠港16條”,開放了香港居民來內地購房的限制:香港人可以在大灣區9市自由購買一套自用房,無需提供工作、學習等證明。相比國內,如果不同戶籍所在地,如需要購買房產,就需要提交XX年的社保記錄才能買一套自用房。
5、港澳居民個稅超過15%稅額部分進行補貼
永居身份的香港人在內地生活,在中國境外取得的收入并不用在內地納稅,跟著香港本地的低稅制走即可。香港身份(臨時或永居)參與當地的人才評選及承認是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可享受地方個稅補貼,個人所得稅最高可免15%,由政府給予財政補貼。
6、電子支付的便利
過往香港澳門居民想在內地使用電子支付,就需要在內地銀行開通戶口或者手機銀行,而且申請賬戶時需要提供內地住址證明與國內電話號碼等,真的比較麻煩。而現在,可以不再麻煩了!香港政府與內地的相關部門配合,讓港澳居民不再需要擁有內地銀行賬戶就能使用便捷的電子支付!
目前提供此服務的有WeChat Pay HK(香港微信支付)、AliPay HK(香港支付寶)、銀聯「云閃付」以及中銀BOC Pay這四家,相信未來會更多支付方式打通。
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在迅速發展,香港與內地的交流也日趨緊密,而且大灣區創業優勢互補的特色明顯,再加上大灣區7100萬人口的快速發展城市群,大灣區未來就是巨大的市場,同時擁有一個香港身份,即可來去自如,享受兩邊紅利。
熱門項目搜索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