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留學回國人數不斷攀升,
每年出國留學人員達到 60.84 萬人,
各類留學回國人數達到 48.09 萬人,
而時間馬上步入2020年
這一數字還將上升!
在未來,是個海歸競爭加劇的時代
海歸文憑已不是當年的萬能通行證
在惡劣的競爭環境之下
不少預備回國發展的留學生將面臨不小的壓力
加之澳洲移民政策縮緊
更多的澳洲留學生成為海歸
今天我們來淺談海歸的就業問題
讓可能準備回國發展的你有個更好的認知
▼
海歸的幾種回國就業常態
01 剛回去第二天就馬上上班
提前通過了面試,在回國前就已經將工作落實到位。我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朋友,而他們的優勢在于提早的規劃就業,知道自己適合什么,需要什么,在學生時代已經積累的了豐富的經驗。
02 回去之后半年之內未就業
當然有不少朋友回國后眼高手低,錯過了春招、秋招、又不想先去小公司鍛煉,接著一個死循環陸續沉淪。
03 回去被各公司狂挖
這樣的必然是鳳毛菱角,回國前在某個領域業內已經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能力強到可以自己挑公司和職位了。
04 拿著兩三千月薪
真別說這樣的同學并不少,曾經留學的時候也沒有認真規劃。為了留學而留學,最終只是拿了一紙文憑回國,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適合什么?
05 過了一年又出國去了
認識一些朋友再回爐的,主要是已經無法適應國內的生活工作環境了。還有一些朋友還是想努力一下移民,于是再次返航。
……
當然還有更奇葩的,刷新三觀。
澳洲海歸面臨著不少問題,不少壓力。
1. 內在方面:要嘗試著調整心態。
當今留學生群體數量龐大,海歸何其多。一回國,不僅要和幾十萬的海歸競爭,更有著中國本土百萬畢業生。
帶著鍍金的身份回國,有時候多的是一份壓力和一份焦慮。
不乏有些海歸找工作的眼光高,擇偶的眼光也高,那些人都會覺得我一個海歸怎么可以接受這樣的工資,這樣的對象?
其實我們某種程度上也只是應屆生或者是一個有海外留學經歷的人罷了。要問問自己的能力何在?個人的競爭力是否能配得上鍍金的身份。每年幾十萬的留學生出去,幾十萬的留學生歸國。怎么才能脫穎而出呢?去大城市里發現海歸很多,競爭壓力大;在小城市里覺得沒有發展空間,很郁悶。這都是海歸經常遇到的問題。
小編本身在國外很多年,認識一些海歸只找到兩三千工資的工作。海歸啊!這么低的工資是不是不可思議?
但是事實卻發生了。因為這些海歸和普通應屆生并沒有什么差別,除了英文水平高一些。但是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要求英文好的。而且許多專業回國以后當地的公司還不認可,覺得不接地氣。學會計的回國發現系統不一樣,學酒管的同學發現國內的酒店管理系統根本就不一樣,發揮不出所長,還要看那些老資格的眼色。
所以在這個壓力面前怎么突破呢?首先肯定要有規劃,利用留學的時間積累各種經驗,兼職也好、實習也好、最好和自己的未來就業規劃相關,明確了自己將來的就業方向,找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回國的時候方能與眾不同。
2. 外在問題,很多人對留學生的誤解
首先作為海歸,無論是父母、家人、朋友其實對你的期望都更高。恨不得你馬上找個高薪的工作直接入職。這個時候壓力撲面而來。
留學花了上百萬,到了求職的時候還要思考多久回本。心里越來越慌。
反觀另一面:
有人說現在太多的海歸,一紙文憑真的不能代表什么。
HR看你是海歸,有時候都會莫名的提高自己的審視要求,而不是偏愛。對于留學生,很多人甚至覺得他們不就是在外鍍金,有點錢的群體嗎?某種程度上國內985/211的碩士有時候比海歸更受偏愛。
以澳洲為例,尤其長期的低門檻入學,一直被黑。無論是多么努力的海歸,難免還要被戴上一個有水份的帽子。這是很多外人對留學生的誤解。
尷尬的處境,一邊有人給予高期望,一邊有人看不上。但其實這些因素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如何對自己負責。
3. 環境問題也很嚴重
這里說的環境指的不是空氣。而是你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如果本科加碩士五六年在外,回國的時候其實對國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是陌生的。這個時候甚至某種意義上比中國本土畢業生還沒有優勢。
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海歸在歸國之后首先選擇很多大公司的實習項目。充分深入了解當地的就業環境,給自己添一份背景。DNC每年都會協助數百位留學生拿下適合自己的實習機會。再進行一個未來就業的規劃。
DNC往期活動現場
當然我們建議最好在畢業前就有所規劃未來的路子,未雨綢繆。保證自己的英文能力和專業學習之外還要積極參與社會和工作實踐。最好讓自己在畢業前就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了解職場文化,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有過面試和工作經歷的話對于回國求職也有很大的幫助。
國外的工作模式可以說相當的輕松,辦公室里也沒有那么多潛在的料。同事之間相對是單純的工作關系,甚至下班后根本沒聯系。fb和微信可能都不是好友。下班了領導還可能說你咋還不走?
但是回國后呢?一開始肯定很難適應!你的領導也不知道該如何用你,同事的相處模式也不一樣。矛盾就無形間產生了。
4.遺失的一部分,需要重新拾起
出國那些年,相比國內而言,流失了一部分穩定的交際圈。大家都知道進入社會之后交際圈尤為重要。人脈資源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自己的發展進程。
而留學生在國外數年,國外的交際圈在回國后作用略微,而且原本在國內的圈子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變淡。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變化以及不同的社會人文環境更導致了理念上的一定偏差。
剛回國,原來的朋友也已經在忙碌的工作,幾次聚會之后才發現人家也很忙。有時候在一起聊不到一塊,氣氛更尷尬。回國后不少人煩惱這個問題,而且需要花很長的一段時間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人脈圈子。
話說海外文憑,已經不能當作直接競爭力的今天。出國主要收獲的還是獨立能力以及我們的眼界、三觀、和經歷等等內在的升華。
對于很多人來說,留學就是為了提高就業競爭力,不論留澳工作還是回國,都是非常有必要去提前規劃自己的職場生涯。